近年來,包頭鋼結構工程因其本身所具有的自重輕、強度高、施工快等特點,與傳統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相比,具有“高、大、輕”三個優勢,在我國得到迅猛發展,在大跨度空間結構,高層民用建筑領域是不可替代。
鋼結構工程相對于傳統的混凝土結構工程,在設計上存在著較大的區別,傳統的混凝土結構設計已經成熟,設計上較為簡單明了,分析軟件和施工圖設計相對簡單。但是對于許多鋼結構工程,其設計就相對復雜的多了,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審美觀念的改變,許多新建工程的建筑設計往往都朝著新、怪、奇的方向發展,如北京奧運會主場館-鳥巢,以及水立方,上海,蘇州的東方之門等等,都是當今鋼結構工程發展的代表之作。如此復雜的鋼結構工程,鋼結構設計和加工制作安裝帶來挑戰。
鋼結構節點不同于混凝土節點的節點,其節點具有數量多,種類多,造型及受力復雜等特點,同時,在設計過程中還需考慮工廠加工工藝,現場安裝工藝等等問題,比起混凝土結構工程,相對復雜。而且,鋼結構工程還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焊接,這對于鋼結構工程很重要,也是鋼結構設計的關鍵。
混凝土結構工程經過發展,現場施工已經相當成熟,結構設計圖紙到達現場后,基本的工作都發生在現場,鋼筋放樣,梁板柱支模等等。而鋼結構工程則不同,在現場構件安裝施工前,還需要經過鋼結構二次深化設計,而且,這二次深化設計很重要,馬虎不得,對一些大的鋼結構工程,二次深化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整個工程的進度和質量。
二次深化設計既是對一次設計理念的執行和貫徹,也是對設計的補充和完善。目前,鋼結構設計圖紙,在廣度上各個設計院所表達的不一致,一些較大的設計院做法比較規范,所出的施工圖問題也較少,二次深化就比較順利。但這些年隨著鋼結構工程的發展,在鋼結構工程設計中居于相對次要位置的節點設計,往往根據合同需要由施工中標單位來承擔,而設計院所提供的圖紙包含結構圖紙及部分的關鍵節點圖,其余節點需要中標單位進行二次設計,經由原設計審核后方可進行深化。
*免責聲明:轉載內容均來自于網絡,如有異議請及時聯系,本人將予以刪除。